白茶是一种直接晒干的茶叶,也被称为白茶,其制作工艺独特,采收后不炒不揉,先经过萎凋,然后完全利用太阳光干燥的传统手法制作。这种日晒的白茶贴近自然,味道更加饱满香醇,根据鲜叶嫩度的不同,白茶又分为白牡丹、白毫银针、贡眉、寿眉四种。
白茶的加工工
1. 萎凋
萎凋是白茶特有的外形和色泽形成的关键工艺。在一定的温度、湿度和通风条件下,随着水分的逐渐散失,叶细胞浓度的改变,细胞膜透性的改变以及各种酶的激活,形成一系列内含成分的变化过程。萎凋是白茶制作的核心环节,直接决定白茶的品质高低。
萎凋过程分为日光萎凋、室内萎凋和复式萎凋。在日光萎凋过程中,水分逐渐散失,叶表和叶背组织结构不同,叶背细胞的失水速度大于叶表细胞,引起叶表叶背张力的不平衡,加上萎凋后期的“并筛”,形成白茶叶缘垂卷的良好外形。这个过程中,茶叶鲜叶中糖类、蛋白质、氨基酸、多酚类等化学物质会发生复杂变化。
2. 干燥
烘焙过程要进行翻拌,翻拌的工具就需用到软竻。制茶师根据白茶的颜色和香气变化程度,进行翻拌,把焙笼内的白茶全部倒在软竻,由软竻再倒到焙笼,这样原来烘焙时位于上层的就移到下层。
软竻可使茶师的手少接触到白茶,因为手上的汗渍会影响白茶的茸毛。炭火烘焙加工后的白茶炭香、毫香明显,这种干燥工艺的白茶广受消费者喜爱。此外,这种干燥方式的白茶耐储存。
现代工艺则更多用机烘。初烘温度90~100℃,时间10分钟,摊叶厚度4厘米,摊凉15分钟。复烘温度80~90℃,历时20分钟至足干。
综上所述,白茶的制作工艺独特,日晒的白茶贴近自然,味道更加饱满香醇。白茶的品质高低与萎凋和干燥的过程密切相关,不同的鲜叶嫩度也会影响白茶的品质。